个人档案查询系统
档案调动
我的位置:主页 > 档案托管 > 档案调动 >

全国个人档案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毕业生档案查询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28 17:20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毕业生档案查询中心
 
档案怎么查询?
 
  登录人事档案存放查询入口,点击进入>>
 
档案在哪里?
 
  因种种原因,一些毕业生在需要用档案时却不知道自已的学籍档案在哪里,通常来说,档案一般会在以下四个地方:
 
  1、学校;
 
  2、毕业生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3、毕业生生源地所在地市、县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4、毕业生就业单位(仅限国家规定有档案管理权限单位)。
 
  友情提醒:为避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毕业生切勿提取、存放自己学籍档案。
 

http://www.ruoyoo.com/dangan.html
 
办事指引
 
一、个人事项受理须知
 
1、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归档  
 
A、材料的归档范围须符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2623-2016)
 
B、密封的归档材料切勿拆封,将归档材料原封原貌拍照上传附件
 
2、档案借阅                 
 
A、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档案原则上不予外借,确需借阅档案,请上传有人事档案保管权的单位出具的《借档函》
 
B、借阅档案需通过机要通信转递,借阅时间不超过两周
 
3、依据档案记载出具相关证明         
 
出具其他证明、复印单项材料请在“证明用途”一栏中详细填写材料名称及用途。
 
4、档案接收                 
 
按照人社部发〔2014〕90号、人社厅发〔2016〕75号,由现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负责。
 
5、档案转出             
 
A、移档函须由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出具
 
B、仅受理抬头为:“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或“广州人事档案托管中心”的移档函
 
C、移档函须详细注明机要通信单位名称及地址
 
二、企业事项受理须知
 
1、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归档            
 
A、材料的归档范围须符合《流动人员人事管理服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B、密封的归档材料切勿拆封,将归档材料原封原貌拍照上传附件
 
C、归档材料须通过机要通信或单位专人送达
 
2、档案查阅                 
 
受理通过后按约定时间携带《介绍信》(介绍信需指定两位工作人员并注明政审事由)、两位工作人员工作证/身份证原件前往指定地点办理。
 
3、为相关单位提供政审(考察)服务     受理通过后按约定时间携带《政审介绍信》(介绍信需指定两位工作人员并注明政审事由)、两位工作人员工作证/身份证原件前往指定地点办理。
 
4、档案接收                 
 
按照人社部发〔2014〕90号、人社厅发〔2016〕75号,由现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负责。
 
5、档案转出                 
 
A、移档函须由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出具
 
B、仅受理抬头为:“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或“广州人事档案托管中心”的移档函
 
C、移档函须详细注明机要通信单位名称及地址
 
常见问题
 
1、办理档案转出,需要先让接收单位开好调档函,再申请转出。
 
调档函没有固定模板,只要是有人事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出具,抬头、编号、地址等信息完整就可以了。
 
2、档案转出,调档函抬头为:人事档案托管中心
 
3、申请复印档案资料,在APP选择“依据档案记载出具相关证明 ”,需要在“证明用途”一栏中详细填写材料名称及用途。
 
4、出具政审证明,在APP选择“依据档案记载出具相关证明“中的“现实表现”。
 
5、申请资料归档,归档材料需要有档案袋密封。
 
6、人才市场不接收个人自持档案。
 
7、APP提交申请后,档案中心一般会在1-3个工作日处理好,可以留意“我的办事”,以及APP右上角小铃铛那里的站内消息,了解办理进度。
 
 
档案作用重大不容忽视
 
据了解,毕业生档案是记述和反映毕业生政治面貌、学习经历、思想表现以及家庭状况、奖惩记录等的综合材料,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从学校转出的毕业生档案,成为人事档案,并在后续不断记载个人学习工作经历、政治品质、思想认识、专业素养、工作实绩、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招聘录用、政审考察、公证信息、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和服务中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
 
8类属于流动人事档案
 
那么,哪些人事档案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呢?
 
对此,市人社部门表示,共有8类情形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分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的档案;辞职辞退、取消录(聘)用或被开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档案;与企事业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人员的档案;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中专毕业生的档案;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境)人员的档案;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档案;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其他实行社会管理人员的档案。
 
各区就业促进中心、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按照分级分类管理要求,根据户籍所在地属地化管理原则对本辖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人事档案转递有规矩
 
毕业后,我的档案就去公司人事了?未必如此。
 
据了解,未继续升学的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属于流动人员的,可由学校将其人事档案转递至毕业生户籍所在区就业促进中心。毕业后就业单位有档案保管资质的,其人事档案由学校向单位转递。
 
转递人事档案须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严禁个人自带档案转递。因此,毕业生档案应由学校通过机要交通(包括EMS档案专递)或派专人转递,严禁毕业生个人自带档案转递。
 
存放管理都是免费
 
那么,档案如果放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处保管,需要收费吗?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是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1月1日起实行免费服务。因此,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保管流动人员档案、提供开具档案相关证明等服务都是免费的。
 
拿身份证可去查询
 
学校将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后,毕业生可持本人身份证件(包括社保卡)或《就业创业证》至区就业促进中心或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查询档案所在地。
 
有关部门提醒,每年高校多在7月开始毕业生档案转递,由于数量庞大,时间集中,查询信息可能出现滞后。毕业生可错开7、8月高峰期前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