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档案怎么办?看这里
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档案怎么办?看这里
大学生毕业后工作都找不到,档案也就可有可无了,有那心思不如先想想如何生存吧……
毕业后未就业的学生档案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寄存在学校,另一种是由学校寄回户籍地进行保存。对于备考公务员或教师的同学来说,档案最好寄存在学校。原因有如下:
1.最重要的一点,档案寄存在学校可以办理暂缓就业手续,可以保留你应届生的身份。有应届生的身份,你在公务员可教师考试中可以占据一定的优势。对于意向岗位的选择有更多的可能性,在报名时可以根据报名人员数量以及招聘要求情况斟酌选择,与非应届生相比你多了应届生的身份可以加分,与同是应届生相比你多了一年的学习时间。仅凭这一点,你的档案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寄存在学校;
2.公务员和教师考试过后会涉及到一个政审和调档,档案寄存在学校的话你可以在调档的时候探望一下老师,加深一下老师对你良好的印象和师生情谊。在后续政审时,老师对你的评价有所提高,这样对于你后续的政审是有相当大的帮助。政审评价好,对你后续在单位的发展也是有所助力的。
3.调档的过程是比较麻烦的,寄存在学校可以避免档案调到户籍所在地的时候发生一些意外,从而导致后续公务员的入职。直接寄存学校就可以减少一次档案的调动,减少一份风险,自己可以少操一份心,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
档案寄存在学校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存放时间只有两年,超过两年,学校会把档案寄回户籍所在地,自己一定要及时追踪档案。
大学生毕业没找到工作的,档案最好放到你户口所在地的家乡,即当年参加高考地的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中心。
各地区的劳动人事部门都有专门管理档案的人才中心接收本地高考毕业生档案管理的职能,而且是免费保管。
大学毕业后,毕业生档案连同派遣证一并交由家乡的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人事部门人才交流中心接收档案后,会给你做个登记,便于以后查询调转。
档案放在家乡人事部门,便于以后查阅,因为是家乡人,一旦有需要查询也方便。
再者有的家乡有些企业招工,首选大学毕业生,有的还控制在在本地存放档案的人员中招录,所以档案放家乡还是有利的。
即便将来出去打工或考公务员,事业编也不影响档案的调转。
我小侄就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就将档案邮回了户口所在地,家里人接收后给送到了当地的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了。
后来小侄考上海南的事业编,对方直接涵调给家乡的劳动人事部门,劳动人事部门通过邮局邮寄的方式将档案邮到了海南,全程没用个人去跑,个人只需提供了存放档案的单位名称和地址。
题主问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档案怎么办?最好如何处理?
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档案最好放到考加高考时户口所在地的家乡的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由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保管。
等以后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或企业招工,再进行调转即可。
切记,档案切不可放到自己手里,一旦放自己手里遗失,可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档案是记录一个人一生职业生涯的履历,一旦遗失,不但影响身份的认定,还影响工龄长短的认定,进而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
所以,大学生毕业一定要将档案保管好,放到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中心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