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查询系统
办事指南
我的位置:主页 > 档案资讯 > 办事指南 >

全国个人档案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毕业生个人档案查询入口官网,毕业生档案查询流
发布时间:2022-10-08 10:54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毕业生个人档案查询入口官网 
 
毕业生档案查询流程有哪些?
 
附个人档案查询入口
 
1、学校。一般来说,在校学生的档案会被存放在学校内专门保管档案的办公室来保管,学校是具有保管档案的权利,所以如果您是在校学生,可以去学校管档案的办公室去询问老师。
 
2、国企,事业单位。国企事业单位也是具有保管档案的权利的,所以在这里上班的在职人员,可以在单位专门保管档案的部门查询。
 
3、人才中心。人才中心具有保存档案的权利。
 
人才中心分两种,一种是在私企,外资上班的在职人员,他们的档案一般保存在所在单位的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可以去单位所在地人才中心询问。
另一种是不在私企,外资这类上班的人,档案一般会在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可以去老家的人才中心询问。
 
毕业生个人档案查询入口官网,毕业生档案查询流程有哪些
毕业生个人档案查询入口官网,毕业生档案查询流程有哪些
 
查询途径:
 
一、先从母校找起。
 
各个大学基本都是学生毕业后档案也转移,这个是考验就业率等因素的,档案基本不会留在高校内。但是,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要查查。直接到母校档案馆查,或是网上查找母校档案馆的联系方式,电话或是email联系相关负责人查询。通过大学档案馆查询,就算档案没有留在母校,也可以查到当初毕业是的档案去向。
 
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档案基本就六大流向:
 
继续在本校读研读博等深造的,档案留校;
 
已签约单位有档案接收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
 
已签约单位没有档案接收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中心);
 
未签约的未就业或是自由职业、自谋职业毕业生,档案直接转回原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事部门(由于部门改革等原因,不同时期接收档案的原籍地部门叫法前后可能不一致,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力和社会保障局);
 
毕业后在他校深造的,档案转到其他高校;
 
还有部分高校有政策,就是毕业后档案和户口可以留在学校的人才交流中心两年,两年后必须迁走。
 
二、弄清楚了毕业后的几大档案流向后,就根据自己当初的毕业后去向进一步查找。
 
1.深造的最终还是要离校的,正常毕业离校档案最终是要离校流向工作单位相关的档案管理单位;非正常离校,则档案可能就留校了,这种情况只能在深造学校查找啦。那些暂留母校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则可能由于忘记了等原因,留在了母校人才中心,去查过就知道了,该人才中心一般就在校内,不知道在哪里的话可以问问档案馆的人,网上一般也可以查到其电话等联系方式。
 
2.如果毕业时的签约单位有档案接收权,则毕业后档案流向的第一站就是该单位,直接去该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查找。如果在第一个工作单位查询到档案已经转出,而工作变动后的单位也有档案接收权,则继续到有档案接收权的单位查询。一般只有国有单位和事业单位才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是没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的。
 
3.工作过的单位没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的,则就要到工作过的单位的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去查找。从毕业离校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开始排查。各地关于人才市场的叫法,主管单位等都不太一样,反正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中心等都是,很多地方都是由人事管理部门开办和主管的,如果不知道人才市场在哪里和档案管理的问题,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问问。
 
4.毕业后档案转回原籍的,就直接到原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查。各地情况也不太一样,有的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有档案管理中心,直接管理各类档案;有的市县则设置下属人力资源中心(人才市场),所有接收回来的档案都归到人才市场管理。因而,可以先到人社局查询,再根据情况去原籍地人才市场查。
 
毕业生个人档案查询入口官网,毕业生档案查询流程有哪些
毕业生个人档案查询入口官网,毕业生档案查询流程有哪些
 
三、在职人员如何查找人事档案
 
在职人员查找人事档案,要先明确就业单位性质。有的单位是具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的,如果你当年一毕业就去了该公司工作,并且已经使用了个人报到证,那很有可能档案存放在公司。如果就业单位没有档案的管理的资格,档案会被传递到就业单位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
 
失业人员如何查找人事档案
 
失业人员查找人事档案,可以向户籍地或单位就业服务中心、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处查询。图片
 
档案是一个企业成长轨迹的缩写,每个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都离不开档案,档案意识的薄弱是造成企业档案管理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越来越重视个人档案,因而我们个人对档案绝不可忽视。
 
大学毕业生的档案有以下三个去向。
 
一、大学生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
 
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档案流向,但由于城市户口政策不同,往往只有少部分毕业生档案能够被接受。
 
二、大学毕业生后没有找到接受户口的单位,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
 
两年后户口打回原在地,档案或留在学校,或转到省档案局。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许多大学生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这是一种省钱的档案存放方式,其实不是的。
 
这种误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在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不是真正发挥作用“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将来也无法计算成为工龄,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计算,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三、大学毕业生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
 
首先必须确定在毕业时是否已签过三方协议,这是学生、学校和工作单位共同签的一个协议书,签了的话,报到证备注栏就不是空白,此时档案会在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没签的话,报到证备注栏为空,默认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级人才市场,专科打到市级人才市场,师范类毕业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门,一般在教育局。可由毕业生自己联系人才市场,把档案转过去保管。
 
如果大学生在毕业时,没有安排好档案的事情,几年过去,个人档案不知去向,在查找时,可根据上面的档案去向,查找相关管理部门下属档案室的电话,告诉接待人员毕业学校和毕业年份通常可查询。
 
注意事项
 
基本就这几种查询途径和方法了,如果都找不到,就几乎可以确定是彻底丢了,不用再费心啦,那就得采用非常手段新建档案了。
 
1、2017届毕业生档案投递统一通过机要通信方式投递;
 
2、查询可以通过姓名和学号查询;
 
3、目前只能提供档案发出日和机要号信息,接收单位收到的日期不能确定(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正常情况下四川省内一般7个工作日左右,外省一般15个工作日左右);
 
4、每年7月全国各高校都在投递档案,所以各地档案接收单位会收到大量档案,可能会出现因处理不及时而查询不到档案的情况。建议大家推迟一段时间再进行查询。如有特殊需要,请向档案接收单位人员说明情况,请他们优先处理;
 
5、各地档案接收单位关于报到规定各不相同,请联系具体单位查询;
 
6、建议通过互联网搜索档案接收单位进行查询(大部分档案接收单位开设了官网);
 
7、请在2018年6月以前确定自己档案所在。超过一年邮政机要局将不提供查询服务;
 
8、如果在2017年国庆节后还未查询到本人档案的,请与学院档案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