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个人档案查询官网入口
个人档案查询官网
个人档案去向查询系统http://www.daerzhu.com
1、学校:直接问档案管理部门还在不在(理论最长保留两年)
2、老家人事局(人力资源及劳动保障局):114查询电话直接报上身份证、姓名应该就能查到
3、如上都没有,只能在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

全国个人档案查询官网入口
全国个人档案查询系统首页方法有3个
1、登录到全国档案查询中心http://www.daerzhu.com进行在线系统查询,立即得出结果,但是该系统可能会极少数学生档案查询不到,因为有少数部分的档案系统还在数据交接中。
2、登录到本地的人才服务中心或者联系毕业院校进行查询,如果是师范生你的档案一般在本地的教育局,请联系教育局部门即可查询到。
3、使用人工快捷方法进行查询服务,
点击“档案查询”菜单就可以进行数字档案的查询,目前系统有三种方法进行档案查询:

全国个人档案查询官网入口
以下是一些全国性的个人档案查询相关官方渠道: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
网址:https://cxly.saac.gov.cn/。这是国家档案局推出的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查询利用的跨区域、跨层级公共服务。社会公众完成实名注册后即可登录,可选择目标档案馆,填写查档需求相关信息,提交查档申请。目标档案馆工作人员会根据需求在本馆检索相关档案信息,并通过平台将查档结果发送至查档人账户。
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
网址:http://zwfw.mohrss.gov.cn/。在该平台的 “就业创业” 板块有 “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 专栏,支持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已被上传平台的流动人员在线查询存档情况。
如何在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上申请查询个人档案?
在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上申请查询个人档案,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注册与登录:
打开浏览器,输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的网址 “https://cxly.saac.gov.cn/”。
进入该网站后,找到 “注册” 按钮,点击进入注册页面。按照页面提示,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设置好登录密码,完成注册。
注册成功后,返回首页,在登录界面输入刚才注册的账号(一般是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和密码,点击 “登录” 按钮,进入个人账号页面。
选择目标档案馆:
登录成功后,在平台页面上会显示已接入的档案馆列表。您需要根据自己的猜测或已知信息,选择可能存放您档案的档案馆。比如,如果您毕业于某省的高校,且不确定档案是否被打回原籍,那么可以先选择该省的省级档案馆,或者您户籍所在地的市、县级档案馆。
填写查档需求信息:
选择好目标档案馆后,点击 “查档申请” 或类似按钮,进入查档需求填写页面。
在查档需求信息表单中,尽可能详细地填写与您档案相关的信息,如您的姓名、身份证号、毕业院校、毕业时间、档案可能涉及的内容关键词等。这些信息填写得越准确、详细,越有助于档案馆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您的档案。
提交查档申请:
确认查档需求信息填写无误后,点击 “提交申请” 按钮,将查档申请发送至目标档案馆。
等待查档结果反馈:
目标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收到查档申请后,会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在本馆进行档案检索。
检索完成后,工作人员会通过平台将查档结果发送至您的账号。您可以在个人账号页面中查看查档结果通知,了解档案是否存在以及档案的具体信息。
获取档案信息(如有需要):
如果查档结果显示档案存在且您需要获取档案的具体内容或复印件等,根据平台提供的方式,您可以选择电子邮件发送、快递邮寄、到就近档案馆自取或到目标档案馆自取等方式取得所需档案。

全国个人档案查询官网入口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的服务时间是什么时候?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的服务时间一般为工作日的固定时间段,具体如一些地区的档案馆对外服务时间是工作日上午 9:00-11:30,下午 14:00-17:30。法定节假日通常不对外提供服务。
不过,这只是部分地区的情况,不同地区的档案服务机构在该平台上的具体服务时间可能会根据当地的规定和安排有所差异。建议在使用该平台查询档案之前,先了解一下当地档案服务机构的具体服务时间。
常见问题
1.档案和户口是一回事吗?
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户口即户籍,由公安机关户政管理机构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籍档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毕业生的高考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家庭情况、奖惩情况等。如毕业生离校后未落实就业,档案将由学校转递回生源所在地。如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单位且报到证派往该
单位的,其档案将由学校转至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者是委托代理的人才服务机构接收,这时的“学籍档案”就成为了“人事档案”。如毕业生在择业期内落实就业单位,仍可通过派遣手续转为“人事档案”。
3.为什么档案不能放在毕业生自己手里?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等文件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
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其他单位未经授权不得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
4.毕业生党组织关系如何转接?
离校后未就业的毕业生,持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到县(市)、区委组织部开具党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并到档案所在区县人才中心提取党员材料后,将组织关系落到户口所在街道党工委。已就业的毕业生,其组织关系落到用人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
一般采取三种管理办法:
一、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并由个人去办理托管手续。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是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档案是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及综合表现的有力证明材料,应妥善保管。学生处每年暑假都会安排专人根据学生档案派送地址通过机要局为学生派送档案。每年在毕业生离校前,学院都会安排辅导员告知学生毕业后档案派送原则及查询方式方法。但尽管如此,学生只能打电话查询档案去向,不但不方便查询还给大家增加了工作量。
说明:
1.毕业生档案投递去向查询系统仅查询2006年7月以后毕业的研究生档案投递去向与2003年以后毕业的本科生档案投递去向。
2.档案投递状态若显示“已投出”表示档案已投递至档案接收单位,若显示“投递未成功”表示档案在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