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电子档案查询事项
考生电子档案
省高招办应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招生信息标准和有关要求制订我省考生信息采集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考生信息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整的信息确认管理流程和办法,对采集的考生有关信息进行详细比对校验,并负责进行汇总、整理,确保考生电子档案与纸介质表(卡)或相应信息数据库内容的一致,确保考生相关信息的完整、准确、安全并按规定的格式建立考生电子档案库。考生电子档案库一经建立,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确保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

考生电子档案查询事项
考生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考生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含身份证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信息、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
考生的电子档案可呈现出6种状态。“自由可投”,表示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已经投档”表示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打开;“院校在阅”表示院校正在审阅考生档案,尚未确定是否录取;“预退档”表示该考生未被院校录取,院校要对每位未录取考生注明退档理由,经招办同意才能退档;“预录取”表示院校拟录取该考生,并已提交招办等待检录;“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招办审核签字、盖章手续。
高考电子档案的用途
高考电子档案的用途是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含考生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招生考试过程中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内容。电子档案要求真实、准确、完整,要与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等纸介质材料的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电子档案中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写或校对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录取过程中所说的“档案”指的就是考生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运行的七种状态:
(1)“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数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5)“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6)“录取待审”: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打印寄发。
(7)“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由省招办打印盖章后寄发给招生高校。 另外,我省对高职高专未报到考生空出的计划实行补录。
考生电子档案
(1)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等主要由所在中学负责组织考生网上填报,往届生和社会考生的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等主要由市、县(市、区)招办负责组织考生网上填报;
(2)体检信息:由市、县(市、区)招办统一组织专门人员采集;
(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由省教育考试院将考生有效期内的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直接加入考生电子档案中;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如能提供由借读所在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在有效期内的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证明,我省予以认可,其成绩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必修科目测试成绩;
(4)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成绩:由省教育考试院经过网上评卷后生成;
(5)志愿信息:由市、县(市、区)招办负责组织,考生使用动态口令卡直接网上填报后建立;
(6)诚信考试记录:由省教育考试院依据考生在高校招生考试中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而建立。
学生电子档案可能会记录以下隐私信息:
个人基本信息:
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这些信息是确认学生身份的关键,具有唯一性和重要的识别作用。
联系方式: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包括本人及监护人的)、电子邮箱等,方便学校、老师及相关教育部门与学生或其家长进行沟通联系。
家庭信息:例如父母或监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有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但这些信息也属于个人隐私范畴。

考生电子档案查询事项
学业信息:
学习成绩:记录学生各阶段、各学科的考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测验成绩等,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业水平,但这些成绩信息通常是个人较为私密的内容。
奖惩记录:学校对学生的奖励(如奖学金、荣誉证书等)和惩罚(如违纪记录、警告处分、学业警告等)情况会被记录在电子档案中,这部分信息与学生的在校表现和行为规范相关,也属于隐私信息。
课程选修及学习进度:学生所选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以及学习的进度、完成情况等信息,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规划和学业进展。
健康信息:
体检报告:包含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血压等基本身体指标,以及一些特殊的健康检查结果,如是否患有某些疾病、是否有过敏史等。
病历记录: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因生病或受伤接受过治疗,相关的病历记录可能会被纳入电子档案,不过通常会有严格的保密措施。
心理信息:部分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或心理辅导,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心理咨询记录等信息可能会被记录在电子档案中,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敏感的隐私内容。
社会活动信息:学生参加的校内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经历也会被记录在电子档案中,其中可能涉及到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担任的角色等信息,这些信息虽然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也属于个人的活动经历隐私。
诚信记录:例如学生在考试、竞赛等活动中的诚信表现,是否有作弊等违规行为的记录,这对于评价学生的品德和诚信度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是学生的隐私信息之一。
高考考生档案分电子档案和纸介质档案两种,高校录取以考生电子档案为主要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考的诚信纪录等5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