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个人档案查询详解
各县(市、区)人社部门联系方式
序号 | 单位 | 地址 | 联系电话 |
1 | 温州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 | 温州市学院中路5号人才大厦三楼 | 88623639 |
2 | 鹿城区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温州市鹿城区仓桥街32号三楼 | 88217955 |
3 | 龙湾区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高新大道166号 | 86966758 |
4 | 瓯海区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瓯海区娄桥街道洲垟路区府4号楼1楼社保大厅 | 88533295 |
5 | 经开区行政事务服务中心 |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珠路850号 | 85851719 |
6 | 洞头区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洞头区人民路16号 | 63488803 |
7 | 乐清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乐清市翔云西路199号 | 62572909 |
8 | 瑞安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瑞安市瑞祥大道948号 | 65885320 |
9 | 永嘉县人力社保局科技人才管理科 | 永嘉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大楼1402室 | 57768287 |
10 | 文成县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文成县栖云路14号 | 67831150 |
11 | 平阳县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平阳县昆阳镇吉祥路108号2楼204室 | 63725134 |
12 | 泰顺县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泰顺县罗阳镇城北路153号207室 | 21219909 |
13 | 苍南县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 苍南县灵溪镇江湾路锦园大厦四楼 | 64766002 |

温州个人档案查询详解
档案在自己手里如何转入人才市场?
1、关键要看你的档案是否自己开封,如果开封了那就没办法了,就成了死档又叫口袋档。解决方案是重新再立一份新档,要提供你的主要经历的证明材料,另外干部身份没有了。
2、如果你的档案没自己开封,赶快回到你户籍所在地的大中专人才就业指导中心,那里是专门存专科以上学历同学的档案, 把档案交还中心。档案随户籍走, 如果中心已动理发回户籍地的手续,则要回户籍地按办理,把档案先交到你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
3、当事人应事先咨询接收方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在对方同意接收的前提下,手续及需要交验的证件、资料可以参照如下办理:
1 )领取《调档函》: 档案在原单位或其他职介中心、人力资源与会保障部门存档的人员,需领取《调档函》和《个人存档人员登记表》( 迁出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办理) ;
2 )自谋或自由职业人员办理就业登记手续:档案在街道的失业人员,持《求职证》办理自谋或自由职业就业登记手续。
3 )办理存档手续:
(1)本人携带加封档案和《个人存档人员登记表》、社会保险转移单、身份证;
(2 )去迁入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办理档案审核手续,合格后办理存档,签订《个人委托保存档案合同书》;
4 )办理提档手续:去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持存档卡、《个人委托保存档案合同书》、档案接收单位的《调档函》及身份证办理;
5 )办理档案转街道手续持存档卡、《个人委托保存档案合同书》 、写《申请转为失业人员登记表》, 本人持身份证办理。
01、档案上线需要什么流程呢?
02、档案已经上线,如何进行线上查阅?
03、温州市和各县(市、区)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地址及咨询电话
2024温州人事档案线上查询入口+咨询电话
1、浙江政务服务网(https://www.zjzwfw.gov.cn/)、浙里办APP(支付宝搜索“浙里办”)
2、定位“温州市本级
3、搜索 “查询打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档证明”
一、档案保管
(1)毕业后就业的单位是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
由就业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保管
(2)毕业后就业的单位是非公有制企业或社会组织
由就业单位所在地或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3)毕业后未就业的(包括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的)
由本人户口所在地(生源地)公共就业或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根据人事档案管理相关规定,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的人事档案。
已在温州找到就业单位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线或现场办理在杭就业手续后,须将《接收函》及时交予高校,高校根据《接收函》上载明的档案转递地址寄送学生档案。若高校已将学生档案完成转递的,毕业生须将《接收函》交予档案所在机构办理转档,《接收函》作为转档凭证(或调档函)。
二、档案查询
01、登录“浙里办”APP或浙江政务服务网。
02 、搜索存档证明,全称为“查询打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档证明”,点击在线办理。
03、点击进入办事,系统将自动匹配档案所在地即受理机构,点击查询即可开具存档证明。
04、若显示“查不到档案所在机构”,即档案不在浙江省内的人才中心。

温州个人档案查询详解
三、在温州查询个人档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线上平台查询:
浙江政务服务网: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https://www.zjzwfw.gov.cn/),注册个人账号后选择 “温州市本级”,在搜索框输入 “查询打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档证明”,点击在线办理,系统将自动匹配档案所在地即受理机构,点击查询即可开具存档证明。若显示 “查不到档案所在机构”,则档案可能不在浙江省内的人才中心。
浙里办 APP:在支付宝搜索 “浙里办”,登录后定位到温州市,然后搜索 “查询打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档证明”,后续操作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类似。
相关机构网站查询:
温州人才网:各大高校毕业生如果想查询个人档案转递进展,可登录 “温州人才网”(www.wzrc.net),点击 “公共服务”-“档案查询” 栏目进行查询。
微信公众号查询:
关注 “温州人才市场” 微信公众号(wzrcsc168),通过公众号内的相关服务或菜单选项进行档案查询。
电话咨询:可以拨打温州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或档案馆的咨询电话,提供个人信息进行查询。例如苍南县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中心的联系电话是 0577 - 64766001,龙港市社会事业局人社科的联系电话是 0577 - 59911606。
现场查询:如果方便的话,您可以前往可能存放您档案的机构现场进行查询。比如您曾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过,可前往原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查询;若档案可能存放在温州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可前往该中心现场咨询。温州市有多个区县的人才交流中心,您需要根据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机构。
线上查询个人档案时显示“查不到档案所在机构”是什么原因?
线上查询个人档案时显示 “查不到档案所在机构”,可能有以下原因:
信息未录入系统:
档案转递高峰期延迟:每年毕业季、人员调动频繁时期等,档案管理机构会收到大量档案,录入系统需要时间。比如每年 6、7 月份高校毕业生档案集中转递到各地人才中心,在这期间查询可能因档案数量多、处理工作量大,导致部分档案信息还未及时录入系统。
工作流程或系统问题导致延迟:档案管理机构内部的工作流程衔接不顺畅,或者系统出现故障、升级等情况,都可能影响档案信息的及时录入。
档案转递过程中出现问题:
邮寄地址错误:学校或原档案管理单位在转递档案时,填写的收件地址有误,导致档案没有被正确寄送到应该存放的机构。
档案在邮寄中丢失或损坏:档案在邮寄、运输过程中可能因意外情况,如快递丢失、运输过程中档案袋破损等,导致档案无法到达接收机构,或者到达后无法正常被接收和处理。
个人信息填写有误:
姓名不准确:档案中登记的姓名与您查询时输入的姓名可能不一致,比如存在曾用名、姓名书写差异(如繁体字与简体字、同音字等)的情况,导致系统无法准确匹配。
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错误:输入的身份证号码有误,或者档案系统中登记的身份证信息与您实际的不一致,这也会造成查询不到档案的结果。
档案存放机构未联网或数据未共享: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可能尚未接入全国统一的档案查询系统,或者虽然接入但数据共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导致在该平台上无法查询到档案信息。
档案已被转出但未及时更新状态:如果您之前办理过档案转出手续,但原档案管理机构没有及时更新档案的状态信息,系统中仍然显示档案在原机构,那么在原机构查询时会显示 “查不到档案所在机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工作疏忽或者办理转出手续的流程衔接问题导致的。
档案管理不规范:个别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比如档案编号混乱、档案存储位置记录不准确等,这也会影响档案的查询结果。
个人档案的存放位置因个人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存放地点:
学校
毕业两年内(择业期)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毕业后没有及时就业或者没有办理档案转出手续,档案通常会暂时保存在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学校会为毕业生保管档案一段时间,方便学生在择业期内落实工作单位后进行档案转递。例如,一名 2023 年毕业的大学生,在 2024 年之前如果没有主动处理档案,档案可能还在毕业学校。
继续深造的学生:如果毕业生选择考研、考博等继续深造,档案会按照升学学校的要求进行转递。一般会转至所考取学校的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或相关档案管理部门,用于记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奖惩情况等。
工作单位
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这些单位本身具备档案管理权限,可以接收和保管员工的人事档案。单位的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科室会对员工档案进行集中管理,用于记录员工的工作经历、职务任免、工资调整、职称评定等情况。例如,一名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员工,他的档案会存放在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
不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委托人才机构托管):大多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一般会与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委托协议,将员工档案统一托管在这些机构。例如,一家小型民营企业,会把员工档案托管在企业所在地的人才市场。
人才交流中心或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对于毕业后未就业、灵活就业或者就业单位无法接收档案的人员,档案通常会被转至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会为存档人员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包括档案保管、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办理等一系列服务。比如,一位自由职业者的档案可能存放在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工作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就业单位无档案管理权限):如果个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且工作单位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档案也可能存放在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情况方便个人在当地办理与工作相关的人事事务。
生源地教育局(师范类毕业生):师范类毕业生的档案有可能会存放在生源地的教育局。这是因为师范类教育涉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教育局在一定程度上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档案进行监管和服务,尤其是对于那些毕业后可能从事教育相关工作但暂时未落实单位的师范类毕业生。例如,一名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没有立即找到教师工作,他的档案可能会被转至生源地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