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查询系统
个人档案在自己手上

全国个人档案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考研考公考编政审怎么查询个人档案在哪?
发布时间:2023-05-04 16:29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考研考公考编政审怎么查询个人档案在哪?
 
政审怎么查询个人档案在哪
 
  政审前查询个人档案可自己联系学校、就业单位、人才市场确认档案在哪!也可委托给第三方档案查询机构查询,只需提供姓名、身份证号、毕业学校等信息,等待1-3个工作日就可告知你个人档案在哪,待本人确认后,再支付档案查询费用。
 
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政审不知道毕业档案在哪里怎么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可以去户籍所在地的档案管理部门查询个人的档案,因为很多情况下,如果在毕业的时候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档案,学校就会将档案打回到个人户籍地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存放。这个时候可以去相关的部门进行查找,就会得到关于档案的线索;
 
2.去之前的大学进行查询,如果毕业时间不是很长的,档案还有可能继续存放在学校,如果毕业时间太长,学校就会将个人的档案转走,在学校找到的概率也不大;
 
3.毕业后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这些单位是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可以去工作单位进行查找。私企是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私企的档案可以去当地的人才中心查找。
 
公务员的政审、参军参加工作之后职位评定、退休金的核算与发放等都会用到档案,如果档案丢失,这些事情都没办法顺利办理;去补办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如果真的遇到了丢失的情况可以找帮帮团人力资源去处理,他们是正规的,比自己去办理方便省事。
 
怎么查询政审档案有没有问题
 
  政审档案包含“三龄”年龄、工龄、党龄;“二历”查学历、工作经历。
 
  1.登录“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选择“部门服务”,然后选择“户籍管理”,在“户籍证明查询”栏目中选择“查询政审所需材料”,然后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中的任意两个,点击查询,就会显示政审所需材料。
 
  2.本人可以携带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查询。
 
  3.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查询,律师需要携带授权委托书、律师执照、个人身份证才可以查询。
 
  最后,对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事业编后,政审档案先去学校联系辅导员查档,了解是否有惩罚情况;再与政审同学聊天,了解你的生活及思想品德;在不同范围内公示,接受举报监督。
 
  其次去父母所在单位,对没有问题的会出具证明材料;去户籍地派出所调查,开具无犯罪证明;
 
  最后,涉及到涉密单位的还会查有没有复杂的海外关系。
 
档案在自己手里能考公务员吗
 
  档案在自己手里能考公务员,但会影响考公政审结果,主要是因为档案在自己手里保管,一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二是考公单位无法接收在自己手里的档案;三是无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机构出具档案存放证明,无法完整政审调档,因此会错失好的工作机会。
 
下面给大家分享怎么查询档案在哪里。
 
1.毕业没有超过2年也没有工作单位。这种情况也比较容易找档案,可以直接问学校,档案是否还在学校里面。一般在毕业后没有办理过档案相关的手续,一般是在学校。如果没有在学校,可以去生源地的人才中心或教育局查询档案。
 
2.毕业后就已经找到了工作单位。如果毕业后工作单位具备档案保管功能,那么个人档案可以去单位查询,档案是在工作单位。如果工作单位性质是私营企业,那么单位是不具备保管权的,所以还是要去人才服务中心查找。
 
 
3.毕业超过2年甚至更久。如果工作很多年了,工作单位也换了好几个。需要根据自己工作单位的时间先后顺序从最近入职的单位开始查找,大型的私营企业,单位会把所有员工的档案集中托管到人才服务中心,所以一家一家的单位去找也是可以找到的,根据个人情况判断去向。
 
4.毕业超过两年没管档案,自己没有办理档案调出手续,学校会把档案打回原来的户籍所在地,所以去原来的户口所在地查。
 
招录单位办理查阅业务: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社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定》(人社部发〔2021〕112号)的有关规定,查档单位可委派工作人员,携带加盖单位公章的介绍信、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档案查阅业务:
 
1.介绍信需注明查阅人与被查阅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及查阅理由;
 
2.查阅人事档案应当2人以上,一般为中共党员;
 
3.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本人、配偶、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人员的人事档案。
 
PART4 无法至现场办理档案查阅
 
因各种原因无法现场查档,可线上申请开具证明,具体步骤如下:
 
2. 顶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依据档案记载出具相关证明”,点击进入办理页面;
 
3. 档案证明类别选择“档案查阅告知单(无犯罪记录)”,填写“开往单位”及“用途”,点击提交,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可在线自助打印证明。